科技创新成果推介对接会——院士团队介绍

507
发表时间:2016-05-27 11:22


刘人怀院士团队

一、人物介绍

刘人怀。工程力学专家,管理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谊会执行会长。1958年9月,在兰州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1960年9月转入数学力学系首届固体力学专业学习,任校学生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1963年7月毕业;1963年8月至1978年3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教研室任助教;1978年3月至1986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教研室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室副主任、系副主任、校学报副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成为中国首批西德洪堡研究会员,任西德鲁尔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客座教授、鲁尔大学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联合会首任主席;1986年2月至1991年11月,在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市应用科学和力学研究所任教授、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等职。1990年11月任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至11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土木工程系任访问研究科学家;1991年11月至今,在暨南大学任教授、副校长(1991-1995)、校长(1995-2006)、党委书记(1996-2000)、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9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9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

现兼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常委、工程管理学部常委、首席咨询专家,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部主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科学家、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高校教学研究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政协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活动中心主任,广东院士联谊会执行会长等职。曾兼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澳门特区政府科技委员会委员等职。

一、科研团队简介

刘人怀在暨南大学率领工程力学和管理学两个团队,成员20余人,包括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人才2人,教授10人。

二、重点研究方向

刘人怀在板壳力学领域开展了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同时,在工程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进行了理论与应用研究。

三、团队核心成员

王志伟,教授。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理论和包装工程应用研究。

马宏伟,教授,长江学者。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理论和结构工程应用研究。

王璠,教授。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理论和应用研究。

袁鸿,教授。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理论和应用研究。

徐加初,教授。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理论和应用研究。

刘泽寰,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主要致力于可再生生物质降解利用方面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姚作为,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四、主要科研成果

刘人怀在板壳非线性理论方向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涉及了六类薄板壳,即单层板壳、波纹板壳、双层壳体、夹层板壳、网格壳体、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非线性弯曲、稳定和振动问题,特别在精密仪器仪表弹性元件领域以及航天、航空工程方面(如人造卫星、神舟飞船、歼击机等)作出了贡献。同时,研究了厚壁板壳的弯曲问题,并应用在高压和超高压容器以及压力管道领域。另外,对于大型建筑、桥梁等工程也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管理科学理论方面也进行了系列研究,如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上海旅游交通和酒店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出版著作15本,发表论文400余篇,培养博士60人。

五、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工艺

一种能降解利用餐厨废弃物的基因重组酿酒酵母

一种能大幅提高酵母抽提物得率的非活性干酵母破碎方法

一种利用基因重组酵母混合培养将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方法

一种能降解结晶纤维素的基因重组酿酒酵母

一种能降解无定形纤维素的基因重组酿酒酵母

六、成果转化合作

1.餐厨垃圾治理工程

该套新技术可以成功将餐厨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新能源产品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高安全性的DDGS饲料、以及绿色生物基化学品二氧化碳和甘油等多种高附加价值产品,使得餐厨废弃物获得了充分的资源化利用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并且能源化和减量化效果也十分突出,将为妥善解决“地沟油”、“垃圾猪”、“渗滤液”等环境污染和人民健康安全方面的核心问题提供出路。

该套新工艺的核心技术包括“新颖简洁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工艺流程”、“创新的多能菌种噬污酵母”、“先进的CBP乙醇发酵工艺”、“高回收率的油脂分离技术”、“安全无害的餐厨垃圾处理过程”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均属于前瞻性和先导性的前沿工艺技术。

2.地效翼船研制

钟南山院士团队

一、人物介绍

钟南山(1936.10-),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现任中华医学会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


二、科研团队简介

团队拥有教授36人,硕导29人,博导1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国先进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珠江学者2人。广州市121院士后备人才梯队5人。


三、团队成就

钟南山院士率领的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呼吸学科排名中,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一。在2003年“抗非”期间创造了9个之“最”,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他本人荣获全国劳模和中国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2011年该创新团队又荣获广东省首届南粤功勋奖,2012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5年重症医学科荣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多年来,钟南山院士领衔制定了国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疾病的诊疗指南;在重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H5N6等)救治中,治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救治H5N6重症患者,该病例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Lancet柳叶刀》发表,得到世界同行认可。钟南山院士团队建立了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网、中国肺功能联盟网、胸部疾病治疗网、咳嗽诊治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等专业呼吸医学宣传推广平台,以及创办国内首本被SCI收录的呼吸专业英文期刊《胸部疾病杂志》,不为余力地推动国内呼吸疾病防治整体水平提高,为保障人民健康、社会经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呼吸疾病临床防治科研成果

1.成功救治重症流感患者

2013-2015年,成功救治广东省重症流感患者数共11例,包括8例H7N9、2例H1N1、1例H5N6(全球报道确诊第二例)。其中,H7N9抢救成功率为87.5%,H5N6患者为全球目前报道的唯一抢救存活的病例。  


2.病毒研究领域的领先成果

成功建立了可示踪流感病毒可作为研究流感病毒的新模型;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出携带荧光素酶的重组流感病毒IAV-luc,该项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建立了H1N1树鼩轻症模型,属首次国际报道;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疫苗生产体系及产品研究开发、病毒重症救治中和抗体药物研究开发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红外热成像探测下肢深静脉栓塞

2006年,在禽流感突发背景下,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和北京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院士牵头,共同开发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人体上呼吸道热态快速自动测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发现红外对血管及其相关疾病高度敏感,基于此,于2007年展开了红外在肢体深静脉栓塞的研究,开发了“DVT—红外检测系统”,已初步完成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非接触红外热成像技术对DVT模型的检测,确认其对DVT定位相对准确、高度敏感和相对特异,可早期诊断DVT(Medical Physics,2012),对确诊DVT患者检测栓塞部位与血管加压超声或血管造影的吻合率高达96.87%。


4.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面罩系列产品

“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面罩系列产品”在保证持续无创机械通气下,可不漏气地留置鼻胃管和开展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性的诊疗操作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既可预防病毒传染给医生,又可保证排气量恒定、将呼出气体定向排放。


5.胸腔镜技术及成果

建立了“因人因病”施治的多项国际首次报道的微创重建、术中淋巴示踪技、个体化麻醉等个体化手术模式使胸腔镜技术根治肺癌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成功达成与河南驼人集团等进行了专利授权转化合作,研发了6类15种价廉、简便的微创手术新器械。将在1年左右完成部分产品的产业转化。


五、呼吸疾病防治产学研转化成果

1.打造“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平台

建立了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网、中国肺功能联盟网、胸部疾病治疗网、咳嗽诊治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等转化医学推广平台。


2.积极发展转化医学研究、主导学术推广应用

曾毅院士团队


一、院士简介

曾毅,病毒学和肿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1929年生于广东揭西。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兼职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国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深顾问,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全球病毒网络中心(Global Virus Network)科学委员会执委,中国全球病毒网络中心主任。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及院长,三届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卫生部科技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顾问委员会和肿瘤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微生物联盟执委,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联合国亚太地区艾滋病与发展领导论坛指导委员会执委,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共发表中英文论文600余篇,著书6本,论文集5本,曾毅院士集1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1991年获陈嘉庚医药科学奖,2006年获英国Belly-Martin基金会艾滋病防治贡献奖,201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

二、科研团队简介

曾毅院士领衔的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病毒肿瘤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抗病毒药物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均形成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富有创新意识的研究队伍,两个实验室总在编人数为32人,其中院士1名,教授5名,副教授11名,讲师15名。其中具有国外留学背景人员10名。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涵盖生物学、医学、药物学、药理学、化学、动物学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

三、重点研究方向

重点研究方向是:我国病毒性癌症即食管癌的病因和防治,鼻咽癌的病因和防治;我国艾滋病的病因和防治等关键问题的理论与技术攻关;抗艾滋病的中药、天然药、合成化合物研发。曾毅是我国病毒性癌症和艾滋病毒研究的开拓者。

四、团队核心成员

李泽琳,教授。1974-1987年参加全国青蒿素抗疟研究,主要负责药理研究。第一位被批准作为WHO青蒿素访问学者,与英国伦敦热带病与卫生学院W.Peter教授合作。1982年任命为全国青蒿素指导委员会及秘书组成员(对外与WHO等联系,对内组织国内协作研究)。1983年开始开发青蒿素栓剂,1984年第一个批准为一类新药(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青蒿琥酯部分开发工作,曾获国家二等发明奖(集体奖),青蒿琥酯国家三等奖(八位发明人之一)。从1987年始,研究抗艾滋病药物,2008年抗艾滋病药物(中药复方ZL-1)获国家批准临床试验。即将进行IIC临床试验。


滕智平,研究员,首次证明高分化鼻咽癌也与EBV有关,长期从事肿瘤的细胞免疫工作。研究出HIV诊断试剂获国家临床批件。

周玲,研究员,长期从事EBV LMP2疫苗研究。

盛望,教授,从事手足口疫苗研究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生物纳米技术改造,提高药物抗肿瘤效果研究。

张晓光,副研究员,承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病原体高通量筛查技术体系以及300种以上已知病原体鉴定技术的建立”等科研课题。

冯霞,副研究员,承担“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艾滋病治疗型疫苗研制”。

余双庆,副研究员,承担HIV-1多种载体疫苗的研究以及我国HIV-1感染者体内保护性抗体的筛选和疫苗构建工作。

杨怡姝,副研究员,承担抗艾滋病的药物新靶点研究。

周志祥,副研究员,承担HPV 16及18型与食管癌的关系机制研究,以及正在承担构建基于癌基因E6/E7的HPV相关肿瘤治疗性疫苗(DNA疫苗, 重组腺病毒疫苗及树突状细胞疫苗)方面的工作。

周玉柏,副研究员,承担构建基于HPV16L1/18L1的DNA,重组腺病毒以及重组痘苗病毒三种载体疫苗,采用多载体序贯免疫的接种策略以发展可提供持久保护效力的食管癌疫苗。

王湛,副研究员,承担治疗性重组腺病毒5型EB病毒潜伏膜抗原2(Ad-LMP2)疫苗治疗鼻咽癌的Ⅰ期临床试验。以及基于EBV-LMP2的DNA、腺病毒、痘苗病毒等多载体序贯疫苗的研制。

杜海军,副研究员,承担EBNA1特异性细胞免疫与鼻咽癌发生关系的研究,及EBV腺病毒疫苗的临床研究。

徐柯,副研究员,从事HIV复合载体疫苗研究。


五、主要科研成果

①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国际上首次建立鼻咽癌细胞株,建立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实现鼻咽癌发病前18-20年的早期预测,诊断率85%以上;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可促使EB病毒诱发T、B细胞淋巴瘤和人鼻咽癌。开展了EB病毒疫苗研制,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已经完成了临床Ⅰ期临床试验。LMP2树突状细胞疫苗已经在29名NPC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和5年的临床随访。

②首先证明HPV在食管癌发生中起重要病因作用,并研发新型HPV多载体疫苗,准备申请临床批文。

③在我国最早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的研究,证明中国第一例艾滋病人的来源,并分离中国第一个HIV-1毒株;建立了卫生部批准的我国初期唯一的HIV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制的治疗艾滋病中药复方ZL-1即将进行IIC期临床试验;研发出的多载体序贯和重复应用的HIV疫苗,DNA和MVA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临床试验,已完成I期试验, 腺病毒疫苗也已获得临床试验批文。还研发siRNA, miRNA生物药等。

④研究其他病毒性肿瘤病毒与癌症关系:HTLV-1病毒在我国成年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HHV-8病毒与卡波西肉瘤的关系;乙肝病毒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等。

六、发明专利

1. 稳定表达siRNA的间充质干细胞系,专利号:ZL 2013 1 0685292.2

2. 基因突变和HIV-1耐药突变位点检测方法及试剂盒,专利号:ZL 2011 1 0285592.2

3. 四种及四种以上HIV载体基因疫苗序贯及重复应用,ZL 2011 1 0200297.2

4.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HA基因的改造及其重组腺相关病毒疫苗,ZL 2010 1 0104021.X

5. 含重组病毒的HIV疫苗及其联合免疫制剂,专利号:ZL 2007 1 0000534.4

6. 含重组质粒和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联合免疫制剂,专利号:ZL 2006 1 0126969.9

7. 含经修饰后的树突状细胞的疫苗组合物,专利号:ZL 2005 1 0084214.2

8. HIV-1中国流行株gag基因的改造及其重组DNA疫苗,专利号:ZL 2006 1 0098946.1

9. 含密码子优化型HPV16L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专利号:ZL2006 1 0056900.3

10. 修饰的EB病毒LMP1编码序列,其制备及应用,专利号:ZL 01 1 42081.2

11. 治疗和/或预防宫颈癌的基因工程药物,专利号:ZL 201110049989.1;

12. 重组腺病毒及其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与它们的应用,专利号:ZL 201110049964.1;

13. 重组hpv16l2蛋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110425807.

14. 重组hpv16l2蛋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054370.4

15. 一种表达人抗体全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v)载体及方法,专利号:ZL201210192572.5

16. 一种表达人抗体全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及其方法,专利号:ZL201210106947.1

17. 磺酸基苯吡喃酮类化合物的新用途,专利号:ZL200810118774.9

18. 一种鱼精蛋白-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210571382.4

19. 重组肠病毒71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910079374.6

20. 用于表达miRNA和蛋白的载体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110416641.1

21. 一种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390829.8

22. 重组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210008528.4

七、 在研项目

1 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中药复方祛毒增宁抗艾滋病毒研究;

2 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KA-08;

3 国家863计划:病毒性鼻咽癌疫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2012AA02A404);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新型抗艾滋病海洋生物碱的靶向药物候选物研究 ;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多载体保护性抗体基因疫苗序贯和重复应用的研究;

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艾滋病治疗型疫苗研制(2012ZX10001-005);

7 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多载体保护性抗体基因疫苗,HIV-1新靶点Vif/APOBEC3G候选药物6-21的研究;

8 以腺病毒为载体的Ad5-HIV gag和env艾滋病疫苗的生产与制备(2013ZX10001005-001-004);

9 2011计划创新团队建设(四川大学);

10 诱导广谱交叉保护活性的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的研究(2012ZX10001009-002);

11 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检测技术平台课题(2013ZX10004-101)。

周克崧院士团队


一、人物简介

周克崧。湖南长沙人,材料表面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5-1971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71-1980年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80-198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学者;1982年至今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1984-1992任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1992-2002年任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1995和2006年两次获国防军工配套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表面工程常务理事;、中国表面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荣誉委员、全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团体,现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200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研究方向

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重点行业中关重件对材料的特殊性能需求,开展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化应用研究,从而为国家重大工程、重点行业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我国在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开发实力,为我国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 科研成果

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热喷涂、薄膜和激光等表面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低压等离子喷涂、热喷涂技术替代电镀硬铬、高性能薄膜和热喷涂与激光的复合技术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多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军工、钢铁、包装印刷和核能等国民经济部门。培养和组建了一个既能完成国家重要研究课题,又能将科研成果工程化的团队。先后承担和主持了国家863、军工等科研项目和和省市项目4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广州市一等奖1项。编著、参编著作三部,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

四、发明专利

一种铜基结晶器表面激光熔覆方法,ZL 2009 10038846.3

一种激光与热喷涂符合工艺制备铜基钨涂层的方法,ZL 2009 10214018.0

一种镁合金表面喷涂铝涂层的方法,ZL 201110417990.5

一种激光与热喷涂复合工艺制备铜基钨涂层的方法,ZL 2009 10214018.0

五、团队建设

周克崧院士领衔的广东现代材料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已形成一支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富有创新意识的研究队伍,总人数为38人,其中院士1名,教授级高工10名,平均年龄为46.7岁;高级工程师17名,平均年龄为42.1岁,工程师16名,平均年龄为37.3岁;当中获博士学位11人,占30%。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涵盖材料学、机械工程、腐蚀、电子等方面,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六、核心成员

刘敏,教授级高工。主攻表面工程。先后主持863、973、军工配套、军工技改以及省重大专项等30多项,多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钢铁、包装印刷和能源等国民经济部门,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代明江,教授级高工。主攻真空镀膜技术。代明江教授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表面工程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CVD金刚石涂层、物理气相沉积等,特别是在类金刚石薄膜制备技术及应用方面在国内是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知名度。

邓畅光:男,教授级高工。主攻热喷涂技术。长期从事热喷涂技术研究,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负责或组织实施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 在研项目

高温功能涂层制备科学与界面基础研究(刘敏)。

先进表面工程技术装备及应用(邓畅光)

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防护技术开发及应用(代明江)

新型人工髋(代明江)

钨、钼的增值化利润产业化技术开发(宋进兵)

高温合金高温防护涂层技术研究(邓春明)

八、合作方向

合作攻关型:可为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表面工程技术的难题开展项目合作,合力攻关。

成果转化型:根据企事业单位需求,直接引进科研成果,进行表面工程相关的中试或者市场推广开发,推进成果的产业化。

李德仁院士团队


一、院士简介

李德仁。测绘遥感与地理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

1939年12月生,江苏泰县人。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获学士学位,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世纪80年代,首创了测量误差处理与可区分性理论,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90年代以来,提出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进入 21 世纪,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推进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的建设。培养的 5 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著作11部,5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同时获湖北省最高科技成就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资深会员和荣誉会员称号。

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同时,还担任过亚洲 GIS 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三、六专业委员会主席。现任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二、科研团队简介

李德仁院士等领衔的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是一支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的富有创新意识的研究队伍;总人数为78人,其中院士3名,教授/研究员48名,副教授22名,讲师8名;50周岁以下占84%,其中35周岁以下占35%;他们当中获博士学位73人,占94%。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包括导航与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遥感(RS)、导航(GN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3S集成等方面,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三、重点研究方向

长期聚焦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紧围绕我国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急需解决的“高精度定位”重大关键问题,系统深入地创造性研究卫星遥感和导航的理论和技术。

四、团队核心成员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攻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应用、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

龚健雅,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攻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

张良培,教授。主攻高光谱、高空间分辨率遥感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五、主要科研成果

首创了测量误差处理与可区分性理论,牵头创建了我国首个航空航天遥感综合定标场,研制了遥感卫星几何及辐射快速处理系统,在核心元器件受限条件下,将我国光学卫星遥感影像直接定位精度从300多米提高到10米以内,使资源三号卫星测图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制了北斗和GPS等全球各类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定位及相应的服务系统,将卫星定轨精度从5-10米提高到2-3厘米,位列国际前列;攻克了雷达遥感地表形变监测核心技术,将精度提高到毫米级,对东部大城市地表下沉、三峡地区形变和大型工程建筑进行监测,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研发了自主产权的多型号国产GIS软件,GeoStar,GeoSurf和GeoGlobe成为支撑“天地图”的核心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提供数字地球系统服务的国家;率先提出了3S集成理论,研制了机载和车载多种移动测量系统,支持了我国西部困难地区测图工作,并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遥感军事应用装备,满足了国家亟需。

六、发明专利

基于可测量实景图像的可视化位置服务的实现方法。

可量测无缝空间立体模型的生成方法。

基于立体影像镶嵌的可量测无缝空间立体模型的生成方法。

一种接缝线网络的自动生成方法。

一种高效、透明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查询方法。

无控制点图像拼接方法。

基于投影基准面的卫星立体影像像对近似核线生成方法。

基于可量测实景图像的可视化位置服务的实现方法。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光学影像复原方法。

一种基于探元指向角光学推扫卫星在轨分布几何定标方法。

一种基于灰度分割的自适应矩匹配条带噪声去除方法。

七、 在研项目

测绘行业标准《车载移动测量技术规程》编写(李德仁)。

用于发布的地理国情监测指标模型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李德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智能检索与在线服务(龚健雅)。

互联网全息位臵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龚健雅)。

面向任务的对地观测传感网信息聚焦服务模型(张良培)。

数据驱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特征表达、迁移学习及其在城市地理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张良培)。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及其应用(施闯)。

基于低轨空间物体数据反演高层大气密度的研究(施闯)。

候立安院士团队


一、院士简介

侯立安,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环境工程专家,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7年8月出生,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1976年2月入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少将,二炮工程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就是冲在前列的人之一。由于成绩突出,他于2005年10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自豪地捧得由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发明创业奖。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中央联系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二、主要成就

侯立安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优秀设计奖多项;撰写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7项。他曾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嘉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二炮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获二炮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三、科研成果

候立安院士长期致力于密闭空间环境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对推动我国环保行业及导弹阵地环境保护事业的技术起步做出了富含创造性的重要成就

一方面,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分散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空气净化等方面,率先提出并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及空气净化技术和系列装备,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获国家专利22项,出版专著3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2005年获首届“发明创业奖”,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10年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6月17日,侯立安院士受聘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

另一方面,也长期致力于军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对推动我国国防地下工程密闭空间的污染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成就。侯立安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优秀设计奖多项;撰写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7项。他曾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嘉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二炮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获二炮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陈国良院士团队


一、院士简介

陈国良,安徽颍上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6月3日生于安徽颍上,195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1961年毕业。1973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是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他围绕着并行算法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形成了“算法理论-算法设计-算法实现-算法应用”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学科体系,提出了“结构-算法-编程”一体化的并行计算研究方法。他率先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是我国并行算法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等的科研与教学基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博导,天津工业大学荣誉教授。曾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项目。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二、主要成就

陈国良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7部,译著5部,参与主编计算机类辞典、词汇5部,主审、主编计算机类各种教材8部。获国家级二等奖以及部、省、院级一等、二等、三等奖共14项。

他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5项,已完成11项。发表论文170多篇(他和学生第一作者110多篇),著作8册,他引54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2项,11项排名第一。培养了一批从事算法研究的高级人才。

三、科研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国良院士开展了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推进了我国该领域的发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为推广国产并行机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以陈国良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成立1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多项,总经费达4000余万元。在国内高校率先开设了并行算法、并行体系结构等一系列高性能计算方面的专业课,形成了并行算法类教学体系,推动了我国高性能并行计算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陈国良院士将高性能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的防洪、防污和水环境的治理。他与淮委合作研制开发的国家863重大项目安徽省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在汛期对淮河中上游九大水库进行防洪调度,他负责研制的淮河流域防洪防污智能调度系统,以削峰、错峰调度为目标,将气象数值预报、水情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流域汇流计算与洪水预警预报、水库的联合调度等有机结合,在流域防洪调度决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夏,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陈国良带领中国科大师生一行十多人跑到一线现场,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为确保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他还与淮河水利委员会的技术人员一同到方邱湖、西大坝等防洪重点区域实地考察,提出了洪水演进计算方案,为这一区域的防洪调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留言提交